第七章:木秀于林风必摧之
第七章、木秀于林风必催之
林风石去了一趟南方,简教授给他介绍了多家知名的花卉企业和研究机构。帮他选了一批适合西北地区,耐寒性强的“风车茉莉、宝珠茉莉和香水茉莉”等品种,他成功地种到了自己的种植园里。
茉莉花的种植并不比玫瑰花容易,林风石凭借着对花卉的执着,加上简教授的指导,逐渐掌握了茉莉花的种植技巧。他的种植园里,茉莉花逐渐开花啦。
林风石想:“怎么才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。他了解到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绿色、环保、健康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。林风石寻找制作绿色花茶的企业,签订了合作协议。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流程,确保花茶都是绿色、无污染的,可追溯。
林风石与花茶制造商签订了绿色产品保证书,承诺他的种植茉莉花保证绿色、有机、无农药。这个承诺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,还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。
“木秀与林,风必催之。”林风石的成功引来了同行的嫉妒。人们往往就是这样“见不得身边的人好”,有人看到他的种植园生意逐渐的火起来,心里不痛快。他们绞尽脑汁,想着法的陷害林风石。
“庄稼一朵花,全靠肥当家”,种植业离不开肥料,种花也不列外,因为签署了绿色有机的保证书,他不能用化肥,只能用有机肥料。
茉莉花有的露出花咕嘟,有的早早的把自己盛开了。林风石想:“这批花卉按照合同供货没有问题。”这时,雨丝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:“叔,快去看看吧,花……花都蔫了。”
他在花田里寻找,一条虫子正在啃食花茎。他急忙刨开根部,发现那里有虫卵。他想:“虫卵不是自己的土地里原有的,他在耕地的时候,已经掺入了草木灰,它能有效的杀死虫卵。”林风石来到堆渥肥料的池子里,也发现了虫卵,他问娘:“娘,这次是从谁家购买的牛粪?”娘吕妹姝说:“先前给咱家供应肥料的养牛户没有那么多,你这不是扩大了种植面积吗?我又找了一家养牛户。难道是他家故意害我们?”
林风石想:“在花肥里掺入的虫卵。是一种专门吃茉莉花根茎的虫子,一旦在种植园里蔓延,后果不堪设想。最有效的办法是打农药,但是,那还叫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吗?”
林风石想:“这是有人针对自己的有意陷害。但他必须立刻找到解决的办法,不然花卉没有了收成事小,耽误了交货日期可不行,农民最讲信用,这是他做人的底线。”他一边告诉简珍调查事情的真相,一边打电话给简教授。简教授说:“我用快递给你邮过去几台紫外线灯,它专门杀虫子。记得按照说明书使用。”
简珍逐渐逼近了真相。简珍从小就喜欢这个石头哥哥,她对林风石回乡创业充满敬意。凡是他的事情她都毫不犹豫地帮助他。
那个暗中陷害林风石的人,竟然跟市里的一家大酒店有关系,沈中律有极大的嫌疑。她不想再查下去。毕竟那个男人是她的恋人,虽然他半道上离开了她。
沈中律怀揣着梦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。他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大学生,如毕业了,要为家乡的振兴贡献一份力量。沈中律的家乡位于西北地区中部,那是一个盛产中药材甘草的小山村。甘草又叫“乌拉尔甘草”,这里的甘草可一说是道地药材,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。村民们只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的种植,始终是成不了气候。
沈中律带着从母校引进的甘草优良品种,他满怀希望,在村里租了几亩地,决心通过科学种植改变家乡的面貌。种植药材对于沈中律来说并不陌生,他小时候家里就种过。在大学期间又深入系统的学习了中药材的种植技术。不过那多半是理论上的,学校里的试验田面积有限,再加上那是在南方,与家乡的气候有截然不同。沈中律遇到了不少的难题。
经过三年的耕耘,沈中律的甘草终于成熟了。那粗壮的根茎,他知道自己种植的甘草丰收了,他将甘草切片、晒干、好在药材商每年这个时候都过来收购。
沈中律指着自己种出来的甘草说:“老板,看看这成色。”药材商把一片甘草切片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,然后进嘴里一边嚼一边说:“大学生种出来的甘草果然不错,以后咱们可以长期合作。”沈中律看到了希望,他想:“只要坚持下去,一定能把家乡的甘草做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。
一封法院的传票撕碎了他的美梦。传票上写着:“沈中律涉嫌药材造假,半个月后开庭审理。”沈中律如遭晴天霹雳,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。自己明明种植的是优良的甘草品种,怎么可能造假呢?他急忙找到简珍:“我被人诬陷了,你看看这个”说着把传票递给简珍。“不用怕,我们一起调查这件事情。”
他们去了药材市场,找到那个药材商说:“是谁说我的甘草是假的?”药材商十分委屈的说:“我那里知道?反倒是你,药材造假,连累的我这生意也做不成了。”“能让我们看看你买回来的甘草吗?”“当然,就在哪放着。”仓库里整袋的甘草还有的还没有开封,打开一看,他惊讶地发现,那些甘草竟然与自己种植的完全不一样。这些甘草质地粗糙,颜色暗淡,显然不是上品。
沈中律和简珍心中满是疑惑。简珍说:“这是一场针对你的阴谋。他们为了降低成本,竟然将次品冒充你的产品出售。如今被消费者起诉了,背锅的却是你这个无辜的原产地的创业者。”简珍顿了顿又说:“我会尽快查明真相,还你清白。”沈中律说:“怎么查?”
简珍说:“把账本拿过来。”她仔细的查看了沈中律近期与各个药材商的交易明细,想从中发现什么异常。她翻阅着厚厚的销售记录,对比着不同批次甘草的销售价格、发货地址,以及收货人姓名。仔细分析,她发现有一家“绿色中药”的药材商,所购进的药材,在档次上波动较大,当然价格也比其他同类产品低一些。这引起了她的怀疑,她决定将这家药材商作为重点调查对象。
不能打草惊蛇,这是查案的基本常识。简珍没有直接与“绿色中药”的负责人接触,而是选择了一个巧妙的方式——第二天,药材市场里来了一个穿着朴素的衣服,但全身药材味的商人,她戴着眼镜,不用特意伪装,反正她对药材也是不太了解。在药材市场里,她来回在各个摊位之间转来转去,与不同的药材商谈价钱,想获取关于“绿色中药”的更多信息。
